所在位置: 首页 > 非遗数据库 > 非遗传承
望江打鼓书道具及三位打鼓书艺人合影照片

望江打鼓书道具及三位打鼓书艺人合影照片 2022-12-03

望江打鼓书道具20171月20日鲁敬之拍照于漳湖镇大湾村 聂结炉、张华犬、聂江伢三位打鼓书艺人合影20171月20日鲁敬之拍照于漳湖镇大湾村...【查看详情】

望江民歌演唱照片(11幅)

望江民歌演唱照片(11幅) 2022-11-30

...【查看详情】

民间舞蹈《划旱龙船》

民间舞蹈《划旱龙船》 2022-11-30

“旱龙船”,因船首雕有龙头,船尾插着雉鸡毛,又名“龙凤舟”。表演者驮着旱船沿门串户,边敲锣鼓边说唱。解放前新坝乡一带流行较广,解放后渐少。 《划旱龙船》 , 2012年10月24日鲁敬之拍于杨湾乡丰达村。 民间舞蹈《划旱船》,2017年1月18日鲁敬之拍于高士镇。...【查看详情】

雷池镇五位民歌手照片

雷池镇五位民歌手照片 2022-11-29

徐克华 潮腊荣 吴爱凤 吴正华 虞明仙 2016年11月7日鲁敬之拍照于雷池乡邹文胜家...【查看详情】

非遗文化“望江龙腔”小折戏《补背褡》《剜木瓢》

非遗文化“望江龙腔”小折戏《补背褡》《剜木瓢》 2022-10-23

“望江龙腔”早年就列为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腔在望江本地传至今日已是第五代。“龙腔”是望江县黄梅戏唱腔的统称,是黄梅戏最具特色的传统唱腔之一。据考证,“龙腔”最早起源于清同治年间,可追溯到黄梅戏鼻祖蔡仲贤,形成于民国37年民间艺人龙昆玉组建“昆玉佬戏班”时期,代表人物是龙昆玉、龙甲炳父子俩。其韵白使用安庆官话、小白则使用望江本地方...【查看详情】

传承文化:黄梅戏中“龙腔”“怀腔”如何在戏中的运用

传承文化:黄梅戏中“龙腔”“怀腔”如何在戏中的运用 2022-10-19

传统戏曲 , 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表演形式多样,无论哪一种“唱念做打”,都是建立在音乐基础之上的,如今,將戏曲做一番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事。“龙腔”是经典戏曲唱腔中的代表作之一,旋律中低沉委婉,凸显望江方言,情痛意切的运腔韵味贯穿全剧,起到了情感的神韵作用。“龙腔”是龙甲炳和龙昆玉等老一辈艺人共同创作,新一代的艺人演绎得以传承,弘扬至今,在...【查看详情】

望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望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2022-10-17

望江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5项) 一、民间文学(6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备注 1 Ⅰ-1 雷池典故 市级名录 2 Ⅰ-2 三孝故事 市级名录 3 Ⅰ-3 地名传说(15个) 4 Ⅰ-4 民间故事...【查看详情】

望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望江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望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望江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2022-10-17

望江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5项),已经县政府批准,现予公布。...【查看详情】

<b>望江挑花作品参加长三角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b>

望江挑花作品参加长三角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 2022-10-12

10月24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长三角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在宣城宛陵湖A馆开幕。安庆皖江中等专业...【查看详情】

<b>安徽:98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度评估结果出炉</b>

安徽:98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度评估结果出炉 2022-10-12

8月16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关于2019-2020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的公示》。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查看详情】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下一页
  • 末页
  • 6 页 / 52条记录